十二年问路三农 我们永远在路上
与会专家、领导点赞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从2005年举办至今12年,我有幸多次参加这个论坛。论坛在全国三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集聚了国内顶尖的三农专家,且专家经常到广东各地调研。广东农村改革进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对给予帮助、总结、提炼。可以说,广东农村的改革和我们的论坛、我们的专家是息息相关的。”在11月8日的发言中,广东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对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给予高度评价。不约而同地,两天的论坛活动中,诸多与会学者、领导对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点赞。 总结广东经验 陈祖煌总结了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对广东农村改革的贡献。他提到,云浮是广东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第一个国家级试点单位,专家总结出村民理事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一系列改革经验,温氏集团探索出的“公司+家庭农场”,获得第一届全国农村试点改革工作会议的充分肯定。清远市“三个重心下移”等一系列做法得到最近中办国办发的31号文的充分肯定。“期盼各位专家一如既往支持广东三农,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帮助。” 云浮市和新兴县各级领导则对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有较高的期许。云浮市委书记庞国梅说,在县域探索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推动新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新兴县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把脉开方,指点迷津。新兴县委书记唐谊道,这是一次聚焦农村、聚焦一二三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端论坛,“我们希望借助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的平台,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少走弯路,为新兴县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提供理论支撑”。 “榨干”学者智慧 “本次论坛以新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很深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江金波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去年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南方农村报在这一大背景下举办论坛,研讨三产融合问题,极具前瞻性。 今年9月,论坛组委会已组织专家组到新兴实地调研三产融合情况,到苏州吴中区“取经”,发布《广东新兴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此次会议,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发布的报告很好、很专业,高度概括总结了新兴经验。”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陈鸿宇称赞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与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结缘整整12年,只要时间配合,必定参与论坛活动。“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现在是越办越好,几乎把全国所有著名的三农专家都收入囊中,我们的智慧都快被你们‘榨干’了,但我还是很乐意来。”他幽默地说。 打造跨学科平台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是南方农村报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高端论坛,汇聚国内顶尖三农问题学者,致力于为基层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从2005年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十二年间,中国农村发展论坛重点关注广东农村改革发展,部分论坛成果被编入中央层面的政策文件中,甚至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未来,论坛要实现平台前移,跨学科、跨区域交流参与,朝着智库型论坛的方向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说,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未来要从理论交流前移到实践层面,要指导地方改革实践;同时也要积极吸纳经济界、产业界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和研究其他省域农村改革的专家,形成一个跨学科、跨区域的大平台。“我们有一颗牵挂三农、热爱三农之心。只要这颗心在,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就能再持续十二年。我们永远在路上。”邓大才说。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